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我们都爱喝咖啡



这篇博客从第一次写提纲到现在,已经过去快半年了。这期间我使用的咖啡器具一直在发生变化,直到最近才稳定下来,并且有了明确的后期的升级路径。正好趁这个机会,我把自己的咖啡入门经历给大家做个分享,可以帮助大家避避坑。
便携手冲咖啡套装、电动磨豆器
最初想尝试自制咖啡,是为了能在办公室喝到廉价的美式。所以理所当然的想法是希望能便携一点,当时正好看到一款「便携手冲咖啡套装」就毫不犹豫的入手了。便携手冲咖啡套装其实就是一个不锈钢的杯漏 + 一个迷你手冲壶,平时可以把不锈钢的杯漏放在迷你手冲壶里节省空间。总体来说,在正常研磨度下,冲煮的效果还不错和挂耳的感觉差不多。
磨豆机的选择上我倒是犹豫了一下,电动的磨豆机只要 88,手动的却要 300+ ,挺出乎意料的,最后在价格的诱惑和 Bilibili 视频 UP 主说磨豆累的影响下,我下单了 88 的电动磨豆器(这个时候的我,不会想到廉价电动磨豆器是噩梦的开始)。
磨豆机在磨了几次豆之后,我就发现它几乎没法在办公室用。不但噪音大,磨豆的速度还特别慢,这就意味着会有长达 5 分多钟的「次次次」的噪音,使用期间同事们纷纷对我投来了鄙夷的目光。还有就是我买的这款磨豆机,有磨豆完成自动停机的功能,但经常豆没磨完就停了。最抽风的时候不到 10 秒就会停一次,所以我只能一直在磨豆器旁守着,没法做其他的事。
最可怕的一点是,研磨的刻度和 Bilibili 上的咖啡教学视频完全对应不起来。视频里一句「大约是司令官 C40 刻度 19 的位置」就让我懵逼了,这个刻度在我的磨豆机得调到什么地方?作为第一次接触手冲的我完全没有概念。这就直接导致我冲废了整整一盒咖啡豆,现在想想这些咖啡豆全都过萃了,因为我把粉磨得太细,导致每次冲煮都堵粉了(我当时还觉得是滤网的问题)。
爱乐压
对「爱乐压」有了解的小伙伴,估计已经猜到我为什么会买它了————因为「爱乐压」是手动压力萃取,所以不管粉磨成什么鬼样,都不会有堵网的问题发生。
爱乐压(英语:AeroPress)是一种手工烹煮咖啡的简单器具,由美国的 AeroPress 公司总裁阿伦·阿德勒(Alan Adler)于 2005 年所发明。总的来说,它的结构类似于一个注射器。使用时在其“针筒”内放入研磨好的咖啡粉和热水,然后压下推杆,咖啡就会透过滤纸流入容器内。它结合了滴漏和压滤式咖啡机的特点,通过改变咖啡研磨颗粒的大小和按压速度,用户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烹煮不同的风味。由于采用压力注射,其烹煮速度也较快。“爱乐压”与“AeroPress”商标由爱乐压公司(AeroPress, Inc.)所拥有。——《维基百科》
其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同为便携式冲煮器,爱乐压作为一个明星产品,使用教程和咖啡冲煮配方多如繁星。而之前买的「便携手冲咖啡套装」就只能靠自己通过基于手冲配方来修改尝试了。在粗研磨度下,冲煮的效果非常好。更重要的是在细研磨度下,他可以做出伪浓缩咖啡(然而几乎没有 Crema)。虽然和咖啡机没法比,但是自娱自乐的兑牛奶做 ditry 还是很不错的。
手动磨豆机
在「爱乐压」也压不出好喝咖啡的事实面前,我终于意识到是时候换个磨豆器了。在「知乎」研究磨豆机相关的文章之后,我选择了一款国产品牌的 300RMB+ 的磨豆器。当我用新磨豆器磨出第一份咖啡之后,我就知道了我之前买廉价磨豆器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。
新的磨豆机和「德国司令官 C40 手动磨豆器」一样一圈是 12 格的,而且调整刻度的时候有明显的「哒哒哒」的机械段落感,这就解决了我不知道要磨什么样的的粗细度的问题。没有了电机马达,噪音的听感上变得只有原来电动磨豆机的五分之一的大小。磨豆速度超出我的意料,14 克的粉重,研磨刻度在 16 的位置,我一分钟不到就磨完了,甚至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。我自己磨豆是完全没有感觉到有累这么一说的,即使我把研磨刻度调整为 6 的位置,来研磨意式咖啡机需要的粗细。
具体品牌我就不说了,以免有广告的嫌疑,国产 300RMB+ 的磨豆器应该都能达到这个效果。
玩具意式浓缩咖啡机
对咖啡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,难免会有想做拿铁、拉花的想法。但是预算有限,所以决定先买台小红书爆款的「玩具意式浓缩咖啡机」试试,但没想到在官方旗舰店买的却遇到了坑,水箱有不明的褐色水渍,少了一个单人粉的粉碗,少了压粉勺。最后和客服沟通无果之后,选择了退货。写到这里我才想起了,退货的邮费还是我自己垫付的,我得去找客服索取邮费了。
冰滴咖啡壶
买冰滴咖啡壶很大的原因是观赏性很高,看着冰水一滴一滴的落在咖啡上,然后萃取出咖啡液,就非常的有格调。而且配合现在夏天的氛围,就非常的奈斯。在喝过一次冰滴萃取的咖啡后,最大的惊喜反而是在咖啡风味的表达上,同一款咖啡豆,冰滴和用热水冲煮的味道完全不一样。
以我这个初学者的语言来表达的话:“热水冲煮出来的是苦苦的,而冰萃的苦味则很淡,所以之前被苦味遮盖的其他风味就来喧宾夺主了。”以至于,我到现在都不确定,是冰滴味道本来就这样,还是我萃取的方式不对。
结尾
其实写到这里的时候,我又重新买了台「玩具意式浓缩咖啡机」,而且现在兴致勃勃的搭建自己的咖啡角。话说半自动咖啡机的配件都好贵,粗略的算了一下,配件的钱都够我买 1.5 台「玩具意式浓缩咖啡机」了。至于使用体验和咖啡配件的推荐,我会在之后的博客里再和大家分享。
到了冬季的时候,我估计会再入手一套手冲咖啡的套装。夏季喝冰滴、冰美式就很奈斯了,感觉没有手冲出场的机会。手冲形式下的滤杯种类其实挺多的,出于入门的考虑我准备买 V60 这个杯型,虽然不好控制,但是可玩性很高,相关教程也是最多的。
最后,希望这些经验能给想尝试自己制作咖啡的朋友一些帮助,祝愿大家都能冲煮出自己满意的那杯咖啡。